宁职院党发[2006]4号
开放教育试点总结性评估指标责任人
一级
指标
| 二级指标
| 主要观测点
| 责任人
| |
|
Ⅰ-1
指导思想
(迎评)
| ★Ⅱ-1试点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
| 1.定位与特色
| 王万林
| |
2.试点地位
| |
★Ⅱ-2 深化试点的思路
|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与措施
| |
4.试点的经验与课题研究成果与应用
| |
5.坚持、维护和发展系统办学
| |
I-2
教学点的建设
| ★Ⅱ-3 教学点的设置
| 6.试点分校和教学点的设置与条件
| 赵建宁
| |
7.考点设置
| |
Ⅱ-4教学点的运行
| 8.教学点和考点的管理
| |
I-3
队伍建设
| Ⅱ-5人员配置与结构
| 9.试点专业的专职教师、专业和课程责任教师的配置与结构
| 温泽
| |
10.专兼职课程辅导教师的配置
| |
11.教学管理、技术和研究人员的配置
| |
★Ⅱ-6队伍建设规划与实施
| 12.规划制定与实施效果
| |
13.兼职教师的聘任、培训与考核
| |
Ⅰ-4
远程教育教学设施的完善与使用
(宣传)
| Ⅱ-7教学设施的建设与功能完善
| 14.教学设施配备与功能的完善
| 王冀川
| |
15.广域网、地域网的建设以及平台功能的完善
| |
Ⅱ-8 教学设施的使用和效果
| 16.教学设施的使用与效果
| |
一级
指标
| 二级指标
| 主要观测点
| 责任人
| |
|
Ⅰ-5
教学资源的应用与建设
| Ⅱ-9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配置与建设
| 17.统设必修课程教学资源配置与到位率
| 刘大明
(马新
贺亚曼)
| |
18.统设必修课程网上动态教学信息和资源提供与配套资源建设
| |
19.选修课程教学资源的配置与建设
| |
20.图书资源的配置与建设
| |
★Ⅱ-10教学资源的应用
| 21.应用措施与实施情况
| |
Ⅰ-6
教学模式改革
| ★Ⅱ-11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成果
| 22.改革的思路与措施
| |
23.改革的成果
| |
24.引导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成效
| |
Ⅱ-12实践教学
| 25.设计和要求
| |
26.实施条件
| |
27.实施与效果
| |
Ⅱ-13素质教育
| 28.总体思路与实施效果
| 赵建宁
| |
Ⅰ-7
教学管理模式改革
| Ⅱ-14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成果
| 29.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改革
| 任全录
| |
30.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成果
| |
★Ⅱ-15教学过程的质量保证
| 31.教学过程的监控
| |
32.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执行
| |
33.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的管理
| |
Ⅱ-16 教学支持服务
| 34.教学支持服务的研究、思路与制度
| |
35.教学支持服务的开展和效果
| |
Ⅰ-8
教育教学效果
| ★Ⅱ-17教学质量
| 36.课程的教学效果
| |
37.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 |
Ⅱ-18毕业生和社会的评价
| 38.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 赵建宁
| |
39.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评价
| |
说明:以上责任人在评估全部结束前,必须以评估工作为主,确保相应工作任务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