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   新闻动态
  •   >   正文
  • 网站首页

    政治人格塑造与领导力提升

    发布日期:2010-09-01    浏览次数:

    舒绍福

    政治人格是一种复合的成品,是政治主体在政治文化和现实政治环境的双重影响下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持久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既包括形而上的政治道德、政治品格、政治操守,也包括形而下的政治技能。高尚的、健全的政治人格会产生出一种不怒而威、不令而行的人格魅力,产出巨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折服力,令人折服、叹服、心服。可以说,政治人格直接影响着领导力。领导者具备积极健康、富有魅力的政治人格,能够赢得尊重和认同,赢得追随者,激励人心,使众人行,从而提升自身的领导力。正因为此,美国成功心理学专家拿破仑罐希尔说道:“真正的领导能力来自让人钦佩的人格。”

    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就关注理想政治人格塑造,历代学者一直没有停止对理想人格问题的探索。由于价值观、立场和方法的不同,我国古代社会的理想人格模式大致有三种:一是儒、墨、法三家所设计的入世型;二是道家所设计的游世型;三是佛家所设计的出世型。其中孔子设计的理想政治人格影响深远。在孔子的政治人格学说里,最理想、最完满的政治人格类型是圣人。但圣人其实只是一种理想的期盼而已,在现实中是没有的。孔子因此说道:“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君子人格在价值理念上固守孔儒所倡导的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在行为选择上,能“从容中道”,做到“周而不比”、“泰而不骄”、“和而不同”,并无“过”与“不及”。孔子认为,作为理想的政治人格形象,君子人格同样难求。如果求之而不得,则激进者、狷介者也可以接受,“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虽然他们的行为选择不能遵循“中道”,有“过”与“不及”之弊,为君子所不取。但是就其人格的本质规定来看,仍然不失为有道之士。所以依然得到了孔孟的首肯。狂与狷作为政治人格类型,对于后世士人的影响是颇深远的。朱熹称赞“狂狷是个有骨肋底人”,认为“彼狂者嘤嘤然以古人为志,虽行之未至,而所知亦甚远矣。狷者便只是有志力行,不为不善”。晚明东林党人对狂狷人格不只赞许,而且能有所践行,堪为表率。

    在西方政治文化语境中,理想政治人格偏重于意志力品质的养成和智慧成长,侧重于追求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从“知识即美德”到“知识就是力量”,直到超人哲学,处处可见西方国家理想的政治人格影子。西方社会理想政治人格具有重理智、冷静、开放、协作等特质。如科恩设计的“成人化”的政治人格,其内涵是:相信错误难免;重视实践的验证;持批判态度;保持灵活性;愿意妥协;能容忍;满怀信心。马克思罐韦伯则提出了“职业政治家”的政治人格。职业政治家为了政治而存在,不是靠政治而存在的政治家。职业政治家“政治人格”的强大,首先就是指拥有激情、责任心和恰如其分的判断力这些素质。激情是指献身于事业的激情,而非其他。但光有激情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责任心,强调责任伦理的优先性。同时,要有判断力,能够对人、对事、对权力保持距离与冷静。职业政治家人格的强大,还需要意志力,需要有强韧的心,同时每时每刻都要在内心征服一个十分无聊,却又十分符合人情的敌人:一种十分庸俗的虚荣。虚荣是一种十分普遍的品性,大概没有人能完全摆脱它。政治家难以摆脱虚荣心,对事业和权力缺乏客观性和责任心,是致命的罪过。

    邓小平则对社会主义的政治人格进行了设计,在思想境界上表现为信念坚定、积极乐观、无私无畏、不屈不挠。在政治品质上,体现为尊重群众、尊重实践、崇尚实干、行动果断、大局意识。在价值理念上,主要有人民取向、制度取向、创新取向三种取向。在人格发展上,既强调伦理与制度并重,又强调全面开放意识与独立自主意识。

    完满的政治人格应当如同一棵枝叶茂盛的树,和谐而均衡。作为领导者,既应当信念坚定,敢于担当,具有为事业献身的精神,同时也应当具有非凡的胆略和勇气,目光远大,胸襟开阔;有恰如其分的判断力,行动果断,崇尚实干,尊重群众,关注民生。在新形势下,领导者如何塑造自身政治人格,提升领导力?笔者以为塑造途径主要有三:

    一是修身内省,自我教化,实现政治人格上的自我改造和自我纯化。修身自省是政治人格内化的主观条件。修养德性,需要在“内功”上下功夫。毛泽东非常重视内省与自我批评,并说道:“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曾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刘备告诫后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曾国藩提出日课四条:慎独、主教、求仁、习劳。时至今日,重视锻炼自控能力,慎独而不孤,做到“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同样重要。

    要通过自我的内存教育和内在学习来提高自我的人格魅力。“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他还强调:要做合格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大力加强学习,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丰富知识来充实自己。现代人才学的“蓄电池理论”告诉人们,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不断进行周期性充电,不断加强内在学习,才能不间断地、可持续地释放能量。

    二是在实践中锤炼自我的政治人格。“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政治人格的修炼既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更需要做到“笃行之”。实践是大课堂、大熔炉,实践也是试金石。唯有笃行不倦、孜孜以求,方能修炼成理想的政治人格。要以大丈夫胸怀投身于政治实践,进行政治人格锻炼磨砺。如孟子所说:“居天下之广位,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开放式、张扬性的方式,是锤炼政治人格的实践之径。

    在实践中涵养政治人格,需要深入到群众去。如邓小平所说,干部“如果骄傲自满起来,不前进,脱离群众,那就丧失了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就会前功尽弃,变成妨碍别人前进,妨碍事业发展的庸人”。群众认可,是政治人格塑造成功的标准;群众满意,是政治人格修养达到的最高境界。

    在实践中涵养政治人格,还应当依据木桶理论,找出自己的“短板”,加长加固,促使政治人格的均衡和谐发展。

    三是通过建设公民文化来塑造政治人格。政治文化决定着政治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政治人格是一种复杂的成品,既需要自我完善、自我纯化、自我提升与自我超越,也需要优化综合环境与重塑政治文化。当前,要通过培育公民文化来确立起独立、自治、自尊、平等、参与、理性的现代政治人格。因为公民文化是一种法治——参与型的政治文化,它消解了“臣民意识”,形成了公民意识;重视法治精神,确保法的权威;培养民主意识,确保公民平等。

    (摘自2010年7月12日《学习时报》第三版)